湘莲的药用价值

作者:湖南湘莲 发布时间:2023-07-18 23:28:07点击:331

湘莲全身都是宝,浑身是药,且药效奇妙。莲入药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记载说莲花、莲子、莲衣、莲房、莲须、莲心、莲叶、莲梗、藕节等均可药用,莲自叶到茎,自花到果实,真是无一不可入药。在养心安神、健脑益智、消除疲劳等方面的药用价值,在《本草经》《神农本草》《本草拾遗》《本草纲目》《本草备要》等历代医药典籍中多有记载,有据可查。如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载:“莲藕补中养神,益力气,除百疾,久服轻身耐老,不饥延年。”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汇集了前人经验,并经深入调查观察,辨证医用,详细阐述了莲子各部分药用及治疗作用,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,所载莲藕方剂达38条之多。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,莲子性平、味甘涩,入心、脾、肾经;补脾止泻,益肾涩清,养心安神。用于脾虚久泻,遗精带下,心悸失眠。主治夜寐多梦、失眠、健忘、心烦口渴、腰痛脚弱、耳目不聪、遗精、淋浊、久痢、虚泻、妇女崩漏带下,以及胃虚、不欲饮食等病症。
莲子:为莲的种子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称“水芝丹”,性平,微凉,味甘涩,微苦,归心、脾、肾经。有补脾、养心、安神、益肾、固精、涩肠的功效。唐代药物学家孟洗、张鼎所撰《食疗草本》对莲子的性能功用归纳为七条:“主治五脏不足,伤中气绝,利益十二经脉,廿五络血气,生吃动气,蒸熟为止……”主治脾虚腹泻、肾虚遗精、心悸失眠、食欲不振、带下尿频、慢性痢疾、虚热久痢等症。另据研究,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,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,减慢心率,扩张冠状动脉,松弛血管,降低血压,并有抗心律失常、抗心肌缺血作用;莲子中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;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,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;莲子且有抗衰老、延长寿命的作用。莲子的种皮莲衣,味苦涩、性凉、无毒、归心、脾经。有止血、补脾、收敛、利肠、分湿热的功效。主治心胃浮火。
莲藕:莲之肥大根茎,性寒味甘,归心、脾、胃经。生藕味甘寒,可清热、凉血、散瘀,熟藕甘温,能健脾、开胃、益血、生肌、止泻,用于治疗咽喉疼痛、口疮、痰热喘咳、呕吐泄泻、食少倦怠、咯血及痔疮、疮疡、瘀肿等症,并能解酒。因其清爽可口,多适量入馔用,或鲜品绞汁内服。藕汁,凉血、止血、止渴除烦,解酒蟹毒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藕生卑污,而洁白自若;质柔而坚实,居下有节;孔窍玲珑,丝纶内隐,生于嫩弱,而发为茎叶花实,而复生芽,以续生生之脉。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藕为灵根,属祛瘀生新之品,有解渴、醒酒、止血、散瘀等功效,适用于烦燥、酒醉、咳嗽、咯血、吐血等症,药效显著。
藕粉:用藕加工制成的淀粉。有淳血,散瘀,益胃,补心安神的功效。主治胃病、心悸、虚损失血及泻痢食少等症。为缓补之食疗佳品,尤宜于衰老、虚弱、久病之人食用。
藕节:俗称藕节疤, 性平,味甘涩,归心、脾、胃经。有收敛止血、消瘀、解热毒的功能,是一味著名的止血药。主治咳血、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月经过多等出血症。由于止血之力较弱,常作辅助用药。配入凉血止血剂中,鲜用较好,可捣汁调蜜少许,再加入复方中冲服。一般出血,宜炒炭用,慢性出血,常与补益强壮药同用,以提高止血功能。应用于虚劳症,瘀中带血,或兼有虚热者,可用鲜藕节配茅根、鲜小蓟煮汁,常饮服。另外还可配伍生地、小蓟、滑石等治疗下焦热结、血淋,近年来用于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疗效。
莲心:莲子中的青嫩胚芽。性寒,味苦,归心、肺、脾经。莲心含莲心生物碱和莲甲素,为降血压之有效成分,释放组织胺,使外周血管扩张,从而降低血压。有清心热,去烦闷,泻火气,降血压的功能。主治心烦少眠、口舌生疮、目赤肿痛、吐血、遗精、高血压症。应用于温病高热、烦燥、神昏谵语等邪陷心包之症,有清心除烦之效。常与犀角、玄参、连翘等凉血解毒、清心泻火药配伍应用。此外,还可用于治高血压病症。
莲须:又称莲蕊,是荷花中雄蕊,含生物碱、黄酮类。性平,味甘涩,归心、肾经,为固肾、涩精、止血之佳品。有升清降浊、清热解暑、涩精止血、益肾固精的功效。主治遗精、滑精、白带、白浊、尿频以及多种出血症。应用于肾虚精关不固、遗精滑泄、腰酸耳鸣等症,生用、炒用、研末、水煎均可,多内服,用量1.5~5克。常与沙苑、蒺藜、芡实、煅龙骨、牡蛎等配用。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附方:治遗精,用莲须、金樱子各三钱,水煎服。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莲须有软化血管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,花粉具有镇心益色,驻颜轻身和乌须发的作用。
莲房:是莲的成熟花托。性温,味苦涩,归肝经,有化瘀止血、祛湿之功效,为止血散瘀专药。主治血崩、月经过多、赤白带下、产后胎衣不下、产后恶露不净、瘀血腹痛、血痢,血淋,痔疮脱肛,皮肤湿疮。多应用于下部出血,如配荆芥炭,治血崩不止。亦治其他失血症,可与一般止血药适当配伍应用。
莲梗:莲的叶柄或花柄。性平,味苦涩。有行气宽胸、和胃安胎、清热解暑、泻火清心、止泻等功效。主治外感暑湿、胸闷气滞、泄泻痢疾、妊娠呕吐、胎动不安、吐血、衄血、腹痛、淋病、带下等。多内服,用量10~15克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附方:“治中暑烦渴,用荷梗、香薷、扁豆花各15克、莲心5克、绿豆衣20克,水煎服。”
莲蒂:古称荷鼻,乃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。性平,味苦。有安胎、止泻、升举之功效。主治妊娠胎动不安、腹泻、血痢、脱肛、子宫脱垂等。多内服,用量4~6克,鲜品6~10克。现代还用于治疗慢性鼻炎、眩晕、蛋白尿等。
荷叶:性平,味苦。可改善人体血脂异常情况,防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,减少冠心病,有清热解毒、升清醒脾、化瘀止血等功效。主治暑热病症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症,多鲜用,用量20~40克,内服、泡茶、入馔均可,干枯的能升发脾胃清阳,现代还常用于降血压、降血脂及减肥等。清热解毒作用如《温病条例》清络饮,即由鲜荷叶配鲜银花、西瓜皮、鲜扁豆花、丝瓜皮、鲜叶而成。治暑热伤肺,邪在气分,身热口渴不甚,头昏。止血作用如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治崩漏下血,用荷叶(烧研)25克,蒲黄、黄芩各50克为末,每空心酒服15克。”又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77年版所载的“荷叶丸”,由荷叶、藕节、大蓟炭、知母、黄芩炭、地黄炭、棕榈炭、焦桅子、茅根炭、玄参、白芍、当归、香墨组成,治咯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。
荷花(包括花蕾):性温,味甘苦,归心、肝经。有活血止血、祛湿消风、清热凉血、解毒、美容、解暑等功效,主治:跌损呕血,外贴用于治天泡湿疮。可内服、外用、入馔、泡茶。《医方摘要》载:治坠破呕血、坠跌积血、呕血不止,用干荷花为末,以酒服方。《简便单方》载:治天泡湿疮,用荷花贴之。